心靈早餐~老中醫師的健康忠告:10個壞習慣,會慢慢偷走你的命?| 10個養生之道。

60歲的長者問老中醫師:怎樣做,才是健康之道?

老中醫師答:我不說長篇大道理,直接告訴你怎麼做....

10個壞習慣,會慢慢偷走你的命

第一名.不運動。

第二名.蹺二郎腿。

第三名.如廁看報。

第四名.剛睡醒立刻下床。

第五名.連續用電腦二小時以上。

第六名.彎腰搬重物。

第七名.用力排便。

第八名.喝水太少。

第九名.喜吃燙食。

第十名.喝過量的咖啡或茶。

10個養生之道

1.早起喝溫水,到老不後悔。

2.早上吃生薑,身康體又強。

3.飯前一碗湯,不必開藥方。

4.多喝一點醋,沒空上藥鋪。

5.平時多吃蒜,老來到處逛。

6.每天五蔬果,老人賽小伙。

7.天天一身汗,醫生不用看。

8.有空勤拍打,健康你我他。

9.睡前泡泡腳,湧泉三陰交。

10.時時多唱唱,永遠像18。

最後提醒你,10個壞習慣改掉,10個養生之道珍惜守護。

告訴你很簡單,就看你做不做的到,去做就是健康之道,不去做就是知道健康之道也沒用。

朋友,健康無價,健康不分年齡,好習慣要保持,壞習慣要改進,健康就走向您。

2021年11月29日,分享健康之道,祝福好友,健康平安,自在快活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01125490037/posts/4705964329451037/

心靈早餐~老中醫師的健康忠告:10個壞習慣,會慢慢偷走你的命?| 10個養生之道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㊙️《素齋養生》●慢性病導因於體內的智慧被蒙蔽●現代人福報不足,身體雜質自然多●身心清淨容易入定,智慧容易開發●大量吃肉會累積體內動物神識●欲開發身體的智慧需持戒●肉吃多了,身體便受陰性神識的主宰●修行方能化解體內冤結 (vegan - eight precepts)

《去世之後才知道兇手是誰!》內容敘述醫生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沒有整體考量,最後病人吃藥太多往生的故事。(who is the murderer)

怎麼樣對往生者有幫助呢?中國佛教瞭解這個,所以放焰口、供佛齋天、供僧法會,再來迴向給祖先,而不是說用這個給祖先吃,不是這個意思,我們是替祖先供養三寶,替祖先布施六道,祂得到這個功德而超度了,這才是真正佛教的方法。

用紙是一種增加雙重碳排放的行為,要避免用紙對我們環境的破壞、盡量保護環境,我們需要從兩方面著手。一、節約用紙。二、回收紙巾。(avoid using paper)

人體的設計非常精妙,有其自動淨化的功能,身上各式各樣的孔洞就是毒物、老舊廢棄物、外來不良入侵物的出口;以自己擅長的方式「倒垃圾」,維持新陳代謝及人體健康的平衡。

通靈人終於揭開蔬菜水果千年宇宙驚異的投生之謎?蔬果喜歡讓人吃嗎?吃蔬果算殺生嗎?葷素是相同嗎?要少吃秋葵及香花(桂花等)料理,為什麼? - YouTube

素食對身體多有助益,郭克林也建議,若能以純素食作為主要飲食模式並搭配適當運動,將能更有效預防疾病發生風險。

你每天這樣吸收大量陰氣,怎麼可能不生病?有兩種不斷吸收負能量的方式,不知道你有沒有?一、是經常看人不是,自己製造負能量。二、是別人不對,自己當判官,起嗔恨,主動吸收陰氣。(negative energy)

【飲料藏危機】別被味覺給欺騙了…購買市售飲料時,一定要留意營養成分表,避免選擇高鈉的飲品,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圖】不要認為自己有多慘,你只是沒錢過年,它們卻是沒命過年。(New Year)

【最好的養生,其實就是內心「慈悲」】(Compassion is health-preserving)

關聖帝君說:(1)因果一次大清算(2)後面災劫更嚴重(3)望大家都能素食(4)老母降道救原郎(5)沒有賣後悔的藥(6)疫情平息須戒殺(7)何忍再吃衆生肉(8)吃素仙佛來庇佑(9)芸芸眾生皆有靈(10)天時緊急快吃素

用紙是一種增加雙重碳排放的行為,要避免用紙對我們環境的破壞、盡量保護環境,我們需要從兩方面著手。一、節約用紙。二、回收紙巾。(avoid using paper)

《去世之後才知道兇手是誰!》內容敘述醫生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沒有整體考量,最後病人吃藥太多往生的故事。(who is the murderer)

素食對身體多有助益,郭克林也建議,若能以純素食作為主要飲食模式並搭配適當運動,將能更有效預防疾病發生風險。

【當知殺生須還命債】一個人要是得了連中西醫都看不好的病,這就是“業障病”,這些“業障病”大多是從口中吃來的。但如何懺悔、如何修福呢?最起碼要吃素、念佛。因為只是這一張口就不知道造了多少惡、結了多少怨?

㊙️【吃素的100個好處】

【美國最新的營養報告:吃肉無異於吃毒! 】Eating meat is like taking poison.